艾 柏 新 闻
      艾柏新闻=> 一颗象棋折射中国文化上千年
发布日期:[2022-8-4]    共阅[287]次
    

——————————————————–
来源:中山日报 2006年7月15日 第 4202 期 B1版  

   一日,在假日广场的小店留连时,无意间注意到一款很有意思的象棋,棋子是仿骨棋子,最为特别的是棋面阴刻着甲骨文,比如“马”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匹马的侧面,还能看到飘动的马的鬃毛,而“车”字的甲骨文就像一辆形象的马车,是中有车座、侧有轮子、再加上轮轴贯穿其中的对称字。
   甲骨文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汉字系统,距今有3600年历史。这种古老的汉字,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几千年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工艺在小小的象棋上找到了完美的对接。
   根据店主提供的小册子,我按图索骥,终于找到了研发这套礼品的原创者——艾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连春。




甲骨文中国象棋的设计者薛连春。
  
   象棋在中国的历史也极为悠久,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象棋的记载:《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据说象棋的产生应当在周朝建立的前后,不过象棋的成型还经历了一个过程,一开始的象棋对战双方都只有六个子,棋子由象牙雕成,另外还配有骰子一类的东西,在走棋的时候要投掷骰子。后来出现了只走棋不投骰子的棋,现代象棋的定型是在北宋末年,32枚棋子和有河界的棋盘,将、士在九宫之中。








设计总部 中山

   艾柏公司的设计开发基地就坐落在中山西区翠景湾小区内。2000年,艾柏实业公司在深圳成立,2004年12月,艾柏公司将设计开发基地搬到中山,并将艾柏文化礼品制造厂落户到东升镇,2006年3月,艾柏文化礼品厂增加包装制造车间,实现了包装与产品创意设计、开发、生产全过程同步进行。
   可以说,艾柏公司是国内礼品界最早明确定位文化产品开发的一家专业机构,作为以开发为主业的研发原创机构,为什么要从正着力打造“创意设计之都”的深圳搬到中山呢?薛连春说:“中山有许多产业走在中国的最高端和前沿,和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进行合作,能把我们的研发中心延伸到企业或行业中去,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薛连春的办公室窗外有许多绿树,很安静宁谧,他说中山是个很安静的城市,比起浮躁的深圳来说,这里更适合搞设计研发,这也是他选择中山的另一个原因。
   薛连春穿着牛仔裤和黑色的T恤衫,T恤衫上印着红色的甲骨文,很有中国味道。这件衣服也是由他设计的,在今年深圳第二届文博会上刚一亮相就被大家蜂拥抢购,第二天就卖光了。薛连春说这个设计只是他们的小探索,市场上根本没有销售。
   薛连春很有艺术家的气质,他大学学的是税务专业,毕业后进入地方的税务机关一干就是二十年。不过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喜爱美术。尽管选择了其他职业,然而薛连春对美术的爱好却没有中断,早在中学时他就曾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比赛银奖,到了大学时美术作品屡屡在《辽宁青年》、《山西青年》等杂志上发表。1985年,他就参加了全国第一家广告专业函授大学;其后又参加包装装潢函授,还取得包装装潢方面的中级职称。他的美术作品参加系统内的比赛均有获奖,就连专家看了也赞叹。
   出于对工艺美术的热爱,在机关呆了二十年后,薛连春选择了“回归”,他视创意策划为工作的最大享受。薛连春认为自己多年的税务工作经验也给他积累了许多东西:一方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让他养成了严谨的实用主义;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更多人本和环境方面的营养,并且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判断更为客观与准确。



  

创意 快意

  薛连春来自河南安阳。“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青铜器、《周易》为代表的殷商文化闻名中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薛连春就将第一个设计的对象瞄准了安阳的殷商文化。 
   开发的过程也是学习、探索和享受文化的过程,这种愉快的体验始终贯穿在他每一次的创造设计中。他回到安阳采风,收集资料,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常驻殷墟的专家请教。在这个过程中,薛连春为祖先们的智慧深深折服,他说“弱水三千,仅取一瓢”已让人受用不尽了。2004年,《甲骨文中国象棋》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名人名作展金奖,《甲骨文中国麻将》获得同类比赛铜奖。《甲骨文水晶中国象棋》及《东巴文水晶中国象棋》获得深圳旅游商品博览会“深圳优秀旅游商品”称号……随后,薛连春又陆续成功开发了宋文化、东巴文化、吴文化、清华学府文化、中国古典诗词等系列文化礼品,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孔子基金会看中了艾柏设计的文化内涵,特聘薛连春为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并与艾柏公司就儒家文化进行了全方面开发合作。薛连春正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再创作,让他的作品为大多数人接受,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
   薛连春非常享受设计创作的过程,他的设计灵感常常涌现,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不得不放慢脚步,一点一滴做自己的产品,他将创作设计比喻为“生小孩”,说他的设计也要讲“计划生育”,因为每一件产品都需要精巧到位的包装,还要考虑销售的问题。


书画阅读间,于案头添几样性情之物,一则可以方便书写,二则可以愉悦性情,三则可以彰显品性。图为以一代词宗李清照为主题而设计的案头文仪。

  

产业 文化化

   尽管近年创意经济一再被人提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政府宏观上重视,具体扶持政策措施不到位,薛连春明白,生存是要靠市场的。他说珠三角一带由于种种原因历来重生产,轻创造,一般的老板都不愿冒风险,急功近利,他们搞原创更多是以热情来支撑,如果单是靠理性去操作,可能他们支撑不到今天。“比如说旅游产品开发,长期以来,国内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单调无特色,改变旅游产品状况的呼声也喊了有20年了,为什么现状没有办法改变,就是因为开发机构太少了,解决一个行业的问题仅靠个别企业犹如杯水车薪。”
   薛连春说,中国的创意经济才刚刚开始,市场正进入一个转型时期,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原创性。他们正在等待这个行业的黄金时期。尽管如此,他们也并非消极地等待。为了生存、为了使研发能够顺利开展,他们主动采取措施,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每年,他们都参加深圳、北京等地的大型展览会,如礼品会、文博会,通过行业的渠道在业内传递信息,他们就是专业搞设计开发的机构;“现在的客户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要那些千篇一律的东西,有的企业也明白,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个性。”他接着补充说:“当今的经济发展已离不开文化,‘文化要产业化,产业要文化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者是指要将文化企业做大,后者则是说各个产业都要有文化内涵,后面这句话蕴含的范围更广。我们的设计可大可小,小的方面体现在单纯某一件设计,大的方面可以用文化‘软件’去驱动一个行业。产业文化化是一个现实需要,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经济生活改善,自然需要个性化、时尚化、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商机,也是我们的前途所在。”
   目前,薛连春正在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及《中华遗产》杂志社合作筹备“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所”,利用高校的资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用设计门类很多,包括工艺设计、服装设计等等)与中山产业的前沿结合起来。他还向有关部门建议,成立“中山市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所”。
   “中山的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大涌红木家具、南头空调、黄圃食品等区域特色产业经济有了良好开端,然而不少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将文化融入到商业、制造业,用文化整合特色行业,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层次,实现文化和经济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实现。”薛连春对未来充满憧憬,他深信,当创意行业发展成熟的时候,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设计、创意里去,那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