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中国象棋小木盒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图为东巴文象棋 历史悠久的云南纳西族,早在唐宋前后就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灿烂文化–东巴文化。纳西先民所创制的文字–东巴文,显存单字达1400多个,因他被纳西族东巴教经师“东巴”(意为智者)传教时频繁使用,故称为“东巴文”。千百年来,东巴门在用东巴文传承教义的同时,纵横思维,著书立说,写下来上千万字的东巴经卷。其涉及领域相当宏富。多角度表现了古代纳西人民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感知,真实地记载了他们生存、奋斗和发展的过程。纳西东巴文化为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以及民族学、语言学、文字学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百余年来,东巴文化以其独具的神秘魅力,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其神秘面纱正逐步被人们揭开。
为了弘扬东巴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奇葩,使之为更多的人们所关注,我们开发了东巴文化系列礼品,旨在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使人们从中了解、感悟、品味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古代文明。
东巴文中国象棋使用东巴文表现中国象棋内容,将东巴文化元素附着于中国传统娱乐载体之上,旨在使人们娱乐之间时,了解、感悟、品味古老的东巴文化,从中得到启迪,获取智慧。由此可见,东巴文化中国象棋是集文化、娱乐、欣赏、启智于一体的新颖独特、精美和谐的文化珍品。